怎樣作才算將一生奉獻與主
當我們唱詩禱告的時候常說,願意“將一生奉獻與主”,是有口無心,還是真心誠意?很多時候是有口無心,所以有人說基督徒在唱詩禱告時最會說謊。
如果是真心誠意呢?有些基督徒真的願意為主而活,他們或許會以為(或被灌輸)一生奉獻與主,就是要當牧師、傳道。要是這樣“平信徒”就不該唱這類的詩歌或說這樣的禱告。
基督徒到底要如何過每一天才算是為主而活?
怎樣作才算將一生奉獻與主
當我們唱詩禱告的時候常說,願意“將一生奉獻與主”,是有口無心,還是真心誠意?很多時候是有口無心,所以有人說基督徒在唱詩禱告時最會說謊。
如果是真心誠意呢?有些基督徒真的願意為主而活,他們或許會以為(或被灌輸)一生奉獻與主,就是要當牧師、傳道。要是這樣“平信徒”就不該唱這類的詩歌或說這樣的禱告。
基督徒到底要如何過每一天才算是為主而活?
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,他就剪去;凡結果子的,他就修理乾淨,使枝子結果子更多。
很多基督徒讀到這節經文都會想,到底自己要結什麼樣的果子才不會被剪去,因而失去對得救的把握。因此為了想要有得救的確據,就漸漸走上守律法、規章的道路,以為如此一來就可以比較心安。
其實基督徒不需要也不應該有這樣的耽心,因為神不可能剪去我們已經在基督裡的新人,「若有人在基督裡,他就是新造的 人。」(林後5:17) 另外,在約13:1b 講得很清楚:「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,就愛他們到底。」既然神的話必永遠立定,決不徒然返回,祂就必然不會把不結果子的兒女趕出家門,因祂愛他們必愛到底。相信很少地上的父親,會因兒女沒有成就他的旨意,就跟他們脫離父子關係,何況是天父。
太11:12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,天國是努力進入的,努力的人就得著了。路16:16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,從此神國的福音傳開了,人人努力要進去
天國要努力的人才能進入嗎?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中文所翻譯之“努力”的文意。
努力有緩和但持續地用力的意思,因此這些經節會讓人以為,需要靠自己長期用心的付出,以好行為來達到進天國的要求。而其他多種中英譯本,則翻譯為猛力、強力,意思則是瞬間爆發或是短時間使出的大力道,可以是外力也可以是自發力,這樣的翻譯令人覺得天國是需要強行進入的。
另外要解讀這段經文,還有“天國(神國)”這個名詞要定義。“天”必然是天父掌權的地方,所以“天(天上、天堂)”也就是“天國”。;當基督徒於今生讓神在心裡掌權的時候,神的國就在他們心裡。路17:21 “人也不得說:看哪,在這裡!看哪,在那裡!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。”。所以“天國(神國)”可以是在天上,也可以是在讓神掌權的基督徒心裡。
一般聖經學者都認為馬太福音是要給猶太人讀的。施洗約翰之前的猶太人都嚴守律法,其實當時的猶太人以被律法框住,也被猶太當權派的人壓制住。因此若要在人面前認耶穌是神的兒子,需要非常大的決心和勇氣來面對立即到來的逼迫。所以主耶穌說:「天國是猛力、強力進入的,猛力、強力的人就得著了。」對猶太人而言,這節經文所講的天國,指的應該是將來要進入的天上的國度。
羅馬書四章
保羅為何在第四章要轉到亞伯拉罕的信心上?因為他要證明人稱義是因著信,不在乎遵行律法,這個真理不是他首創的,而是曾經成就在猶太人的祖宗亞伯拉罕和大衛身上的真理(創15:6;詩32:1)。
4:1-5如此說來,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憑著肉體得了什麼呢?倘若亞伯拉罕是因行為稱義,就有可誇的;只是在神面前並無可誇。經上說什麼呢?說:亞伯拉罕信神,這就算為他的義。做工的得工價,不算恩典,乃是該得的;惟有不做工的,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,他的信就算為義。
這樣,如果外面肉身的割禮,不是真割禮,而受割禮不受割禮也都全無功效,那麼,從他開始受割禮的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,憑著肉身究竟得到了什麼?倘若亞伯拉罕是靠著外在的行為被稱為義,就可以誇口說,我被稱為義是靠我自己的努力,我以行為得來的,並不是無條件地被稱為義。因為做工的得工價,不算恩典,乃是該得的。而亞伯拉罕並不需要做工,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,他的信就算為義。就像先信而後受洗一樣,亞伯拉罕也是先信而後受割禮。洗禮和割禮都是信心的記號,也是象徵向情慾死,有新生的樣式以及割去肉體的情慾。
“信”可說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較深入關係的開始。當神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並應許要賜福他成為大國,而亞伯拉罕照著神的吩咐起而行時,神和他立的約就成立了。從此神和他之間就有了神和全人類之間不一樣的的關係。亞當因不信神的話,不順服神,因此犯了罪,跟神隔絕。而亞伯拉罕相信神的話,並作了神要他作的,就因此蒙赦罪,被神稱義,跟神恢復親密的關係。從前亞伯拉罕活在罪人之中,也是罪人,但他因信神離開了原來的世界,從此成為跟隨神,被神稱為義(沒有罪)的義人。是他的信,而非他做的工(起而行),使他被神稱為義。因為真實的信,必會產生相對應的順服行為(即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)。亞伯拉罕因信神離開原來的世界,等於是已經受了心靈的割禮,然後神要他受肉體的割禮,作為分別為聖的記號,如同我們信主後以受洗為記號。
詩篇23篇:層次漸進的信心;本於信,以致於信
1. 首先的信心:
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致缺乏。
當我信耶穌是神的兒子,並接受祂為我的救主時,耶和華就成為我的父,也是我
的牧者。既然耶和華是我的牧者,祂就必然會愛我、保護我、供應我、引導我、
教育我。滿足我一切物質和心靈的需要,使我不致缺乏。
2. 得供應的信心:
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,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。
躺臥和安歇,象徵著安心及安息,因為相信牧者不但供應我肉身的需要,也提供
身心安全的保障。草和水是羊的食物,而神的話及聖靈的更新是基督徒豐富的靈
糧。
3. 跟隨的信心:
他使我的靈魂甦醒,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。
時候到了,牧羊人會呼喚羊群跟著他走。同樣,時候到了,基督也會藉著聖靈的
感動,或是環境的變異,來喚醒基督徒安逸的靈魂,開始渴望更認識祂,而起來
跟隨祂走正確的人生道路。
4. 同在的信心:
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,因為你與我同在;你的杖, 你的竿,都安
慰我。
神帶領基督徒走的義路,並不保證是一條凡事順遂的路,基督徒的人生,都必須
要經歷過死蔭的幽谷,才會長大成熟。經歷挫折和艱難,才會發現自己的無助而
想要尋找神,倚靠神,抓住神,然後在生活上實際經歷到祂是又真又活,一直與
我們同在的神。
5. 得勝的信心:
在我敵人面前,你為我擺設筵席。
當經歷了死蔭的幽谷,也經驗過神的杖和竿的安慰和保護,現在神要他直接面對
敵人的攻擊和試探。當我能夠在敵人面前安然享受神為我擺設的筵席時,這就是
全然得勝的信心。
6. 蒙福的信心:
你用油膏了我的頭,使我的福杯滿溢。
因為「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神的喜悅」,所以神喜悅我,將聖靈的膏油澆灌我,用
喜樂油膏我,將祂的祝福充滿我。一個喜樂的基督徒,口裏常說的是感恩和讚美
的話,他週遭的人也會受其感染。倘若一個基督徒口裏常常是說埋怨的話,旁邊
的人也會受其污染。
7. 感恩的信心:
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。
當我們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時,就能凡事謝恩,則自然時時
刻都會察覺並感受神或人的恩惠和慈愛,而越去感受恩典時,也就會察覺到更多
恩典。因此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,這句經文就成為基督徒實際的人生的
經驗。
8. 與神同住的信心:
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。
我們活在世上時,我們的身子就是神的殿。是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。我離世
後就到天上,要一生一世,永永遠遠住在神的殿中,瞻仰祂的榮美,在祂的殿裡
求問。
聖經記載了許多近親通婚的例子,包括“信心之父-亞伯拉罕”及其後裔:亞伯拉罕與其妻撒拉是同父異母的兄妹;亞伯拉罕的姪子羅得,被兩位女兒灌醉之後同房,生下子嗣;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,與其妻利百加是堂兄妹;亞伯拉罕的孫子以掃,與其妻瑪哈拉是堂兄妹;亞伯拉罕的曾孫猶大與其長媳他瑪同房,生下孿生子謝拉和法勒斯(法勒斯是耶穌的祖先)。這些婚姻關係是否觸犯了亂倫的禁忌?
一般來說,近親繁殖比起無血緣者,近親擁有更多相同的等位基因,因此近親繁殖的負面影響,在於男女雙方若均攜帶有相同問題的隱性基因時,就有可能會產下有遺傳病的後代,而且小孩的畸形與智能障礙的機率也比較偏高。並且這一類人的後代會有更高的機率在到達生育年齡前就死亡,導致生物學家所稱的近親繁殖衰退現象。
神難道不在意人類很可能生出眾多有著各種遺傳病的小孩嗎?答案是“不”。因為起初神所造的人類基因是完美的,沒有所謂的基因突變,那是人類墮落後的各種不合神心意的作為,引發了傷害基因的因素。
基督徒的聖潔不用努力不犯罪。
如果請你閉目想像一個聖潔的基督徒,他會是什麼樣子?多數人對聖潔的人的概念可能是一個 “沒有罪,也不會犯罪,言行完美” 的人。
假如有一個基督徒,把在教會裡賣東西的人趕出教會,也會當眾很嚴厲的責備虛偽的領導人,提供大量酒給親友喝,員工可以同酬不同工,和妓女為友,歧視外族人(把兒女的餅丟給狗吃),而且還曾經言行前後不同(註)。單看這些行為有誰會認為他是一位聖潔的基督徒。但是我猜很多人都已經猜到此處這位基督徒是在影射主耶穌,而我相信沒有一個基督徒敢說主耶穌不夠聖潔。當然,主耶穌的一切作為,一定都有很深的真理意涵,只是人往往無法真正了解。由主耶穌身上的例子,可知聖經中所定義的聖潔,和一般人所認知的聖潔並不一樣。現在的問題是,聖潔的基督徒應該是什麼樣子。
大部分的基督徒都會承認,我們一方面被稱為聖徒,而另一方面卻持續在犯罪。
約翰一書即指出這兩個似乎是不能並存的觀點。約一1:10: 「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(have not sinned),便是以神為說謊的,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裡了。」另外, 約一3:9「 凡從神生的,就不犯罪,因神的道存在他心裡;他也不能犯罪,因為他是由神生的。」為什麼持續犯罪的基督徒可以稱為聖徒?
首先我們要了解聖潔這個詞的意涵是什麼。希伯來文「聖潔」一詞,其字根為‘qua’,意為分別為聖。神是聖的(利二十 26),聖潔乃是神的屬性,和所有被造之物都絕不相同,遠超過他們,並且與「世俗有所分別」就是和世俗對立的。因此基督徒的聖潔,要從兩個角度來看:一、基督徒是父所分別為聖的。二、基督徒自己從世界分別出來為聖。
一、基督徒是父所分別為聖的。
當一個人信主重生時,他即成為神的兒女,被父分別出來歸祂自己為聖。在靈界的範疇裡已經是聖潔的,所以基督徒可以稱為聖徒,而無關乎他外在的行為表現如何。
另外,基督徒能成為聖徒,是因為我們因信而在基督裡,神乃是透過(through)基督來看,看到的是在基督裡有著基督生命的新人,所以基督徒在他面前(眼中)乃是聖潔無有瑕疵。
二、基督徒自己從世界分別出來為聖。
信主後,神看在基督裡的信徒是聖潔的,但是別人看他們,甚至信
徒看自己並不覺得聖潔。這樣看來,基督徒是一位既是聖徒又是罪人的人,內心裡似乎存在著互不相容且各自獨立的兩種人格。那是因為重生的基督徒裡面並存著新、舊兩人,新人是從神生的,不會也不能犯罪。而舊人是從血氣生的,已經隨從今生的世俗生活多年,是必然會犯罪也無法不犯罪。
那麼,基督徒當如何才能從世界分別出來而活出聖潔?
這條成聖之路不易走,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,聖靈和情慾相爭,這兩個是彼此相敵,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。保羅也說:「我也知道在我裡頭,就是我肉體之中,沒有良善。因為,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」因此我們要在每天生活中求主和聖靈的幫助,順著聖靈而行,能夠捨己(舊人),不放縱肉體的情慾,用意志力選擇順服神而活出新人。努力將自己從世俗中分別出來為聖。因此基督徒的聖潔是自然地活出來的聖潔,不是守律法規章來的,更不是用力裝出來的,人們也就會看到有著和世人不一樣生命的基督徒。
註:主耶穌真的會言行前後不同嗎?如果單從經文字面上的意思來說,的確是的,但是有其各別特殊性。
太5:39 「只是我告訴你們,不要與惡人作對。有人打你的右臉,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」
約18: 22、23 「耶穌說了這話,旁邊站著的一個差役用手掌打他,說:你這樣回答大祭司嗎?耶穌說:我若說的不是,你可以指證那不是;我若說的是,你為什麼打我呢?
主耶穌為何不把另一邊臉給差役打,這不是他的教導嗎?
在馬太經文中,主耶穌要教導我們的是,當人惡待你時,不只不要以眼還眼,以牙還牙,甚至要以善勝惡。
在約翰經文中,主耶穌為何不把另一邊臉給差役打?因為這時大祭司正在盤問耶穌,質疑他是基督?此時主耶穌如果不堅定自己的立場,反而把另一邊臉給差役打,等於是承認他自己並非神的兒子,不是基督。